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Valeriana sisymbriifoli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芥叶缬草
Valeriana sisymbriifolia Vahl.
中国植物志>> 第73(1)卷 >>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>> 缬草属 Valeriana

17. 芥叶缬草(新拟)图版14:4-5

Valeriana sisymbriifolia Vahl., Enum. 2: 7. 1805; Hoeck in Bot. Jahrb. 3: 43. 1882; Grub. in Fl. URSS 23: 617. 1958.

植株高30-40厘米;根茎短缩而不明显,带状根簇生;茎单生,直立或斜上,光滑。基生叶宽卵形,长约1.5厘米,宽1.5-1.7厘米,近全缘,叶柄长5.5厘米;茎生叶2-3对,靠下部的叶片为大头羽状全裂,顶裂片圆形至宽椭圆形,长2-3厘米,宽1.5-2厘米,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波,前端稍呈钝三角形突尖,侧裂片2-3对,宽卵形,长1.2-1.3厘米,宽约0.8厘米,愈向叶柄基部的愈小,各对侧裂片互相疏离,最下一对侧裂片常远离前面一对而位于叶轴的中部以下;叶轴向下延伸为宽而膜质的叶柄,柄长3厘米,相对的两柄连合成一长筒状叶鞘,抱茎;上部茎生叶的叶柄及叶轴均较下部茎生叶的为短,叶裂片也较狭小。聚伞花序顶生,初时直径1-2厘米,后渐疏长,花序轴. 上微被毛,小苞片线状披针形,基部及下部边缘具毛。花淡红色,长约6毫米;雌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;子房狭卵形,光秃,长5-6毫米。花期7月,果期7-8月。

产新疆天山北麓。生于山坡,海拔2800米。苏联也有分布。

本种在《苏联植物志》记载花为黄色,而新疆标本花均为淡红色。缬草属植物的花多为红色或淡紫色,少数白色,没有黄色的记载,估计此处为《苏联植物志》的谬误。

本属植物在我国尚有以下3种,因未见模式标本,又未见有特征与原始描述相符的标 本,谨记于此,以作存疑。

V.hiemalis Gracbn. in Bot.Jahrb.29:600.1901;Hand.-Mazz.in Acta Hort.Gothob. 9:181.1934.

原记载根茎略成块茎状,茎近直立,叶片2-3对,最下面的作匙形,长约4厘米,全缘 或几近全缘,具柄;上部的为卵形或略呈心脏形,前端尖,具不规则的圆齿,无柄或具短柄, 花序近头状,由一些松散的聚合的聚伞花序组成。花漏斗形,长约2毫米,具伸出的花柱,果卵形至披针形。本种种加词 hiemalis系冬季之意,想系因模式标本的花期(12月)而名; 但作者查阅太白山及其附近的标本,未见有冬季开花的缬草属植物,加之特征与原始描述 也不相符,故存疑。

V.briquetiana Levl.,Cat.Pl. Yunnan 277.1917.

本种植株高约30厘米,基生叶为单叶,宽楔状倒卵形;上部叶片羽状分裂,顶裂片披 针形,较其他羽片为大。两性花长2.5毫米。果披针形2.5毫米。产云南东北部。

V.lancifolia Hand.-Mazz.in Act.Hort.Gothob.9:181.1934.

本种根茎细小,茎单生,高12-47厘米,除节部外近无毛,通常在茎基4厘米以上具 3-4对叶。叶披针形,长20-100毫米,宽4-18毫米,具长而全缘,钝头的渐尖头,下部 疏生锯齿,无柄或较下部渐狭呈短而宽的柄。花序初呈卵球形,近结果时,疏展呈圆锥花序,长达30厘米,花冠漏斗状,长3.5-4毫米,裂片卵形,为花冠筒长的一半。果实披针 形。产四川木里、东俄洛等地,海拔4100-4300米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6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3(1)卷 043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
茜草目 Rubiales
败酱科 Valerianaceae
缬草属 Valeriana
图版14:4-5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